中国的一线城市有哪些
上海市
中国的一线城市有上海市、北京市、深圳市、广州市。新一线城市包括成都、重庆、杭州、武汉、西安、天津、苏州、南京、郑州、长沙、东莞、青岛、沈阳、合肥、佛山。
2022年6月1日,《2022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》正式发布。在纳入榜单评估的中国内地337座地级及以上城市中,省会长沙继续稳居前十,15座新一线城市依次为成都、重庆、杭州、西安、武汉、苏州、郑州、南京、天津、长沙、东莞、宁波、佛山、合肥和青岛。
北京市
各线城市的含义
一线城市:
可以看到近年来民间普遍流传四大一线城市:北京、上海、广州、深圳的说法,获得了官方认可。这些年,围绕四大一线城市的话题一直不断,杭州、重庆、成都等城市虽然有部分实力超过四大一线城市的水平,可以作为第五城的有力竞争者,但是,要从综合实力超过四大一线城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
二线城市:
官方版的二线城市多达31个,主要是副省级城市及省会城市。第一财经版本中,还评选出了15个新一线城市,但是新一线城市这种说法并没有得到官方认可,在官方版本里面,只有一二三线城市,所以,新一线城市可以理解为二线强的城市。第一财经15个新一线城市大部分入选官方版二线城市,除了苏州市、东莞市和佛山市没有入选,而且这三个城市在官方一二三线城市名单中消失了。
官方一二三线城市名单公布,来看看你的城市是几线?
三线城市:
在官方版本里面三线城市有35个,而第一财经三线城市共有70个,所以差异很大。第一财经中,一些第一财经评选的二线城市如温州、泉州、金华、常州、嘉兴、珠海、南通、惠州、中山、徐州、绍兴、台州、潍坊、临沂等城市在官方版本中被划分到三线城市甚至直接消失。
深圳市
江苏、浙江各5个义乌赶超一线城市
从空间分布来看,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10个县域全部来自江浙地区。其中浙江和江苏各有5个。江苏的5个县域分别是昆山、江阴、张家港、常熟和太仓。其中昆山、张家港、常熟和太仓来自“最强地级市”苏州,江阴来自地级市第二的无锡。
整体上看,江苏的5个县域全部来自苏南地区,距离上海较近。这也是江苏县域经济、区域经济的一大特点,即改革开放后,靠近上海的苏南地区凭借外向型产业的发展,经济也随之高速发展。整个江苏的经济发展程度按照离上海的远近而明显变化。离上海最近的苏南“苏锡常”地区经济发展最好,因此,苏州、无锡的几个县域,经济发展水平也是江苏省内最靠前的。
浙江入围前十的5个县域分别是义乌、玉环、海宁、诸暨和慈溪,相对来说,浙江的高收入县域,空间分布更广一些,5个县域隶属5个不同的设区市,分别是金华、台州、嘉兴、绍兴和宁波。既有位于杭州湾沿岸区域,也有来自浙中地区的,也有来自浙东南地区的县域。
这其中,2021年,义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7468元,比上年同期增加6258元继续稳居全国县域第一。按常住地分,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6628元,增长8.1%;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121元,同比增长9.4%。城乡收入比缩小至1.88,同比缩小0.02,相当于农村居民收入多增加300元左右,城乡居民收入比连续9年呈缩小态势。
义乌的全体居民收入数据,已经超过了北京、深圳、广州三个一线城市,仅次于上海。杭州规划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汤海孺对第一财经分析,义乌原来就是小商品之都,近年来积极向电商转型,快递数量、电商直播都很突出。义乌产业结构中,以电商等第三产业为主,虽然形成的增加值不如以工业为主的地区多,但带动的就业人口很多,收入水平也很高。
数据显示,2021年,义乌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3715.05亿元,同比增长18.9%,其中电子商务内贸交易额2701.48亿元,同比增长19.9%;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1013.57亿元,同比增长16.4%。全市实现网络零售额2187.93亿元,同比增长14.6%,位居全省各县(市、区)第一。同时,全市拥有有证市场建筑面积611万平方米,市场经营户数8.58万户,市场从业人员数23万人,总成交额2172.1亿元,增长15.2%,其中中国小商品城成交额1866.8亿元。
义乌之后,位于浙东南的玉环居民人均收入达到68138元,超越昆山、江阴等强县,位居第二。整体上,玉环人口总量不大,但经济十分发达,包括水暖管件、汽摩配件、五金机械等主导产业、特色产业发展十分突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