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,好多宝宝都在问年会跳什么舞蹈更精彩,也有很多零基础舞蹈爱好者疑惑:自己从来没学过舞蹈,能学会吗?
其实,即便你是初学者,但只要找对方法,坚持练习,也能很快地入门舞蹈,逐步提升。
就像今年播出的《舞蹈风暴》第二季,每一位舞者背后都是数十年的积累,唯有反复磨练,才能造就深厚功底。
而之前参加过《舞蹈风暴》的郝若琦,一开始就是因为出演了重庆市歌舞团舞剧《杜甫》选段《丽人行》,被大家所记住。
一支汉唐古典舞,以姿态化的动作加深了对时代感的凝聚,服装的下摆和上围形成独特的视觉感官,婀娜多姿的动作,再现了歌舞升平的场面。
而郝若琦作为领舞,她是《杜甫》中的 “杨贵妃”,是《花木兰》中的女主角,也是《南海丝路》中的 “符香”。
在《舞蹈风暴》节目上,她身披红色戎装表演《花木兰》,超强的爆发力,又飒又美,跳出了自己与花木兰的对话,最终成为首位四票女舞者。
她优雅灵动的身姿,兼具柔韧性和力量感,就像在云朵上跳舞一样,真正意义上地体现出了中国舞的精髓所在。
那么,你也想成为这样一名身怀绝技的舞者吗?
“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”,学习舞蹈最关键的还是基本功的稳扎稳打,敢于开始练习并且坚持下去,才能真正进步。
那么我们怎么提高我们的舞蹈呢?这几个板块缺一不可,身韵、软开度、技术技巧、基本动作等几大板块
· 软开度
接触过中国舞的宝宝一定知道,软开度是学习舞蹈的基础,也是你首要克服的难关。
想要跳出中国舞的柔美,身体柔韧性就一定要做到位。而中国舞软开度练习主要就是头部/肩部/腰部/胯部/腿部/脚背这几个部位。
其实软开度的练习都大同小异,即便你处于不同舞蹈阶段,都是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提升难度,比如零基础下竖叉,之后再耗板凳,再进一步上墙耗等。
比如,零基础的宝宝,可以先从压脚背开始,再到腿部训练,而腿部也要从易到难,一般成年人是先下竖叉再下横叉。
软开度板块,包括柔韧度和力量训练,如压脚背、勾脚绷脚、横叉竖叉、一字马、各个部位的柔韧性和力量训练、后胯跟问题、扳后腿前的热身运动…
· 技术技巧
技巧训练是很多舞蹈生又爱又恨又害怕的环节,因为很多时候一个高难度技巧会给舞蹈加分不少。
但同样也存在高风险,因此很多技巧除了多加练习以外,也是特别注重方法的,如果你没有掌握好技巧,练习就会很容易受伤。
技术技巧板块,包含常见的平转、四位转、点翻、串翻、踏步翻、大跳、元宝跳、倒踢紫金冠、前桥后桥、侧手翻、侧空翻、前抢脸、后抢脸、胸倒立、探海…
· 身韵元素及组合
当柔韧性、力量感、手位脚位、技术技巧都练习到一定程度之后,很多人都会开始学习成品舞。
可要想跳好中国舞,不能局限于表面动作,还要做到“形神兼备,身心并用,内外统一”。
这个就涉及到身韵部分了,用“身法”和“韵律”去体现中国舞的风貌和审美的精髓。
零基础就需要从地面的身韵元素开始:提,沉,冲,靠,含,腆,移,仰,旁提,云间转腰等。
之后,还要注意眼神和动作的配合,即“手动眼随,手到眼到”。在中国舞中,以手、眼、法、步为技巧要领,以眼神去表达舞蹈情感。
身韵板块,包含身韵元素之沉、提、冲、靠、横移,以及身韵中的3种眼神练习,手眼的9个点,让你的进一步提升舞蹈质感。
· 基本动作
很多宝宝会纠结,类似中国舞基本手型这种动作,是应该在学习成品舞时,还是在基本功中练习。
其实,关于中国舞学习顺序,一般来说都是练习软开度之后就可以开始学习基本手型、手位和脚位,之后再去练习地面身韵。
接着,将身韵与步伐、手型去结合形成舞姿,舞姿之间的结合再形成短句,短句之间的结合最终形成了舞蹈及其片段。
那么,关于中国舞一些基本动作,也为大家整理了一些,包含傣族舞基本手势手型、脚位,古典舞手型、脚下步伐,如何去做留甩头,怎么动脖子,最常见的小五花教学等等…
学舞千万不能急于一时,有良好的规划和学习方式是非常有必要的!
希望大家在学舞的过程中能够不断进步!